請輸入關鍵字......

「悲秋」非小事 7種症狀恐是季節性抑鬱症

多曬太陽可防憂鬱 圖/Freepik
 

秋天來臨,你是否也感到莫名的憂鬱和沮喪?成功馬光中醫診所院長黃湘筑指出,這種「悲秋」情緒並非空穴來風,而是與人體生理變化密切相關,隨著日照時間縮短、強度減弱,大腦褪黑激素分泌增加,抑制了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,導致人們更容易陷入低沉消極的情緒中。

 

黃湘筑醫師提醒,若出現以下 7 種症狀中的 3 項以上,且持續 1 2 週,極可能患有季節性抑鬱症,應盡快尋求專業協助:

症狀包括:

胃部不適、食慾下降

提不起勁

身體沉重、疲憊

頭重、頭痛

失眠

早晨難以起床

肩膀僵硬酸痛

 

針對季節性抑鬱症,黃湘筑醫師提出「疏肝解鬱」的中醫解方,她建議可以服用以下中藥茶飲:柴胡 3 錢,薄荷、當歸、芍藥各 2 錢,白朮、甘草各 1 錢,主要作用為養血柔肝、健脾胃、補元氣,有助於改善情緒和精神狀態。

 

除了藥物治療,黃湘筑也推薦按摩肝經的「太衝穴」和心經的「神門穴」,以緩解情緒並提振精神,也建議每天適度曬太陽 15 分鐘,避開正午強烈紫外線時段;均衡飲食,多攝取養心安神的食材,如蓮藕、蓮子、紅棗等;養成規律運動習慣,刺激「快樂荷爾蒙」腦內啡的分泌。

 

黃湘筑醫師最後呼籲,面對秋季情緒低落,切勿輕忽。及時採取適當的調理和生活方式調整,不僅能緩解症狀,更能預防季節性抑鬱症的發生,讓大家以更積極正面的心態迎接秋天的到來。



關鍵字

張貼留言

0 留言
* 留言請注意禮節與法律規範,若恐嚇、謠言與詐騙等言論將刪除,涉及法律案件者將提供檢警相關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