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關鍵字......

斷食後再大吃要小心 不當進食恐增癌症風險

斷食後進食要避免油炸食品 圖/Freepik
  

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研究揭示,間歇性斷食雖有諸多健康益處,但斷食後的重新進食階段若不加以注意,可能反而增加癌症風險,這項該研究結果發表在《自然》期刊,提醒斷食愛好者多加留意。

 

研究團隊通過小鼠實驗,深入探討了斷食對腸道幹細胞再生的影響機制,令人意外的是,促進幹細胞再生的關鍵並非斷食本身,而是斷食後的「重新進食」時期。實驗將小鼠分為三組:24小時禁食組、24小時禁食後24小時自由進食組,以及對照組。結果顯示,24小時斷食後重新進食的小鼠,其腸道幹細胞增殖速度遠超未斷食的小鼠。

 

研究人員解釋,斷食與重新進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理狀態。斷食期間,細胞主要依賴脂質和脂肪酸為能量來源。一旦重新進食,獲得充足營養後,幹細胞和祖細胞迅速活化,加速細胞增殖以修復腸道內壁。

 

但是這種快速的細胞分裂也帶來潛在風險。研究發現,若在細胞高度增殖期間出現癌症突變,可能會增加早期腸道腫瘤的發生率,也就說,斷食後若接觸如烤焦的牛排、油炸食品等致癌物,可能會提高癌症風險。

 

而目前間歇性斷食仍被認為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。先前研究表明,每週兩次24小時斷食可增強體內自然殺手細胞的抗癌能力,還能預防肝臟發炎。專家建議,斷食者在重新進食時應格外謹慎,避免攝入高致癌風險的食物,以充分發揮斷食的健康效益,同時降低潛在風險。




 

張貼留言

0 留言
* 留言請注意禮節與法律規範,若恐嚇、謠言與詐騙等言論將刪除,涉及法律案件者將提供檢警相關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