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關鍵字......

碳費方案拍板 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

台灣碳費費率拍板 圖/環境部提供
 

環境部公布我國碳費費率方案,引發各界熱議,一般費率訂為每公噸300元,企業若選擇最高標準的自主減量計畫,可適用優惠費率A方案50元,或B方案100元。碳費將於明年5月底前試申報,後年正式開始收費。

 

此方案一出,立即引發經濟部、環保團體與產業界的不同聲音,環保團體認為費率過低,無法對企業產生足夠的減碳誘因,並表達強烈抗議,工業總會則認為這樣的費率仍然偏高,不利於產業低碳轉型。

 

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解釋,企業若要申請適用優惠費率A,一般行業至 2030年相較基準年2021年,須削減42%的溫室氣體年排放量,鋼鐵業和水泥業的要求分別為削減25.2%22.3%。至於優惠費率B,各行業至2030年相對基準年平均(20182022),年削減率須達23%

 

環境部估算,以多數企業可能選用的優惠費率B來計算,2026年開始徵收碳費後,每年預計將有60億元的碳費收入。初步徵收對象為年排放量2.5萬公噸以上的電力業、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,約281家公司。

 

環保團體認為,過低的費率難以推動企業進行淨零轉型,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團體指出,最低每公噸僅需繳10元的費率,比茶葉蛋還便宜,可能對環境與產業競爭力產生反效果,建議一般費率應由500元起徵,2030年至少達3000 元。

 

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林雨璇強調,若要促使高碳排產業投資所需的減碳技術,碳費每噸必須高於100美元才具經濟可行性。

 

另一方面,工總表示,各產業對碳費的負擔能力差異頗大,過高的費率不利於產業低碳轉型,他們也指出,目前碳費規劃未與台版CBAM(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)同步,無法對國外進口高碳排產品課稅,可能鼓勵進口國外高碳排產品。

 

經濟部則表示,希望費率能考量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,特別是對比日、韓等主要出口競爭國的標準,但意見未被採納,對此表示遺憾。

 

面對新政策,台積電表示將遵循法規及公告的實施辦法,預計不會對財務造成影響。另一排碳大戶中油則表示,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654萬公噸,正盤點減量計畫,將依規定於明年6月底前提出自主減量計畫,爭取優惠費率。



 

關鍵字

張貼留言

0 留言
* 留言請注意禮節與法律規範,若恐嚇、謠言與詐騙等言論將刪除,涉及法律案件者將提供檢警相關資料。